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有仙则名——葛仙山

http://www.nbfpk.com 来源: 日期:2007-3-21 17:20:00

         葛仙山是名扬赣、闽、浙、皖的宗教山地,系武夷山脉北坡,位于铅山县偏南杨林(杨村)乡境内。它的主峰海拔1093.6米,四周有9条支脉苍龙般地盘旋腾跃,其势雄伟,被世人正名为“九龙窜顶”。如在晴日登临主峰运眺,可见武夷黄岗、上饶灵山、弋阳圭峰诸山,葛仙山则似巨鳌耸体,傲立于峰峦壑谷之中,十分的奇秀峻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使葛仙山名闻遐迩的是一个有关“葛仙翁”葛玄的古老传说。葛玄(164——244),三国吴道士,字孝先,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东晋道教名家葛洪之从祖父,遗有《修真四要》、《九训》等道家著述,被道教尊为“葛仙翁”、“太极仙翁”。葛玄生长在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的东汉末年,少时即因受其父辈“黄老”(原始道教)思想影响而遁迹灵岳,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以济世救人。他曾修道于括苍、罗浮、天台、阆风、阁皂诸山,在东汉光和二年(179)得遇左慈,学道3年,受太清、九鼎、金液等丹经。以后,相传葛玄为访一终身归宿而游至武夷山麓。当时,其北坡杨村境内有9条恶龙占山作孽,残害生灵。葛玄因之凛然出剑,除暴安良。鏖战一战后,诸龙降服,遵命化作9条山脉以“九龙窜顶”势守护方圆,将功赎罪,葛玄也从此结庐山间,收功丹鼎,直至东吴赤乌七年(244)八月望日(十五)羽化而去。葛仙山亦由此而名之。
后人感怀于葛玄的功德道行,遂集资在山修建了一座庙宇,以事祭祀。此庙座落主峰极顶,初名“葛仙祠”,后名“太极殿”,又名“大葛仙殿”,始建于北宋元祐七年(1090),曾两度扩建,一度重构,后又两度因失火而重修。现今的殿宇是在第二次火灾的民国二十年(1931)后按元至正年间重构更新时的原貌恢复起来的建筑。它座北朝南,倚山筑阁,铁瓦石门,建筑面积450余平方米;殿内神像森列,古匾横陈,其梁柱雕刻皆为金碧辉煌的“九龙窜顶”图案,即使是“葛仙翁”座下的石丹墀也龙纹深深的,整个殿宇显得庄严而祥和。位于天柱山乡的香炉峰,又遥隔幽谷深渊在烟霞缥缈中径直鼎立于山门之外,这就为殿宇的宗教色彩添上了浓重的神秘气氛。在“大葛仙殿”左,还有“三官殿”、“灵官殿”和“地母殿”,再下为“玉皇楼”。除“玉皇楼”在1984年10月毁于火灾正拟恢复外,余均完好。
传说葛玄定修此山后,其母曾从家乡赶来探视,但行至半山未谋子面便突然故去。为纪念葛母,世人在山腰大兴土木,筑就了一座“娘殿”。除却石库山门,该殿已非原貌。
不知起缘何时,“大葛仙殿”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开山门,接受善男信女朝拜,连续四个月,谓之“葛仙山庙会”。在此期间,来自铅山、上饶、广丰、弋阳、贵溪、鹰潭、崇安、建阳、邵武、光泽、衢州、江山等17、8个县的香客、游人或三五成群,或倾村结会,经由杨村、伦潭、紫溪几条古道上山,每年均有6、7万之数。在旧社会,赶会人众成份复杂,有乡绅、富商,有农民、匠人,有先生、学子,也有地痞流氓掺入其中。河口镇的一些妓女为求平安顺遂,亦打着“喜乐堂”的旗号结队上山朝拜。相传为“葛仙翁”寿诞的“八月廿日”这一天,朝山者有时竟达5000多人。其时,人流如蚁,仪仗塞道,鼓乐长鸣,火铳震天,信徒们对“葛仙翁”的信仰与崇拜已达异常的程度。其中,又以福建崇安、建阳、邵武、光泽一带的信女为特别虔诚。她们中的一些的抵庙后,不及喘息便入净房沐浴,事毕即穿上崭新的礼服,有的中年人甚至穿上当年婚嫁时的裙裾,并在发髻上插一朵大红绢花,然后长跪在“葛仙翁”座下祈祷不已。至迟从明嘉靖初年起,每年六月初一开山门时,历代铅山县官均要循例上山祭祀。为此,山庙的殿外里许处建造了“接官亭”,以便礼待。此亭倾圯已久,仅留下继壁残垣让人倚身歇脚。此外,平时也有零星的香客上山烧香的。而在每年的“除夕”之日,尽管天寒地冻,大雪封山,却有为数不少甚至上千名信徒登山朝拜,并在大殿上烧起的炭火中通宵达旦地静坐,为“葛仙翁”守岁。
庙会期间大规模的朝山活动和“除夕”之夜的千众“守岁”,以及平时的零星进香相沿至今。解放以后,其气氛虽不似过去那样,但还是相当热闹的。“文化大革命”中,“葛仙翁”被推倒尘埃,殿宇遭到严重破坏,朝山进香和其它一切宗教活动被迫中止。八十年代初,铅山、上饶、贵溪、弋阳等地信徒募捐、化缘修整殿宇,使庙会与平时的朝山活动得以恢复,朝拜者又纷至沓来。据统计,1981年开山门这天有2000余人,1982年庙会期间有3万来人,再后每年都有5万到6万人。
葛仙山以其庙会的鼎盛异常而为世瞩目,同样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竟“一山两教,道、释共处”,既有道观“大葛仙殿”,又有寺院“慈济寺”。
“慈济寺”位于“大葛仙殿”下,并与其反向而立。一条叫做“百步岭”的台阶把寺院与道观紧密地联系起来。“慈济寺”内建有“大佛殿”、“罗汉堂”、“观音堂”、“地藏王殿”,供奉着如来、观音和十八罗汉诸法相。其中的“大佛殿”于1984年10月因毗邻的“玉皇楼”失火而殃及毁倾,现在的殿堂系1985年重建。
朝拜“大葛仙殿”的人们同时也要到“慈济寺”烧香的,其态度也是同样的虔诚。僧人与道士之间则是各做各的功课、法事,过往寺、观时,对于彼此供奉的偶像只拜不跪,即使对待彼此的主神“如来佛”与“葛仙翁”也不过是一揖了之。
昭扬道教的葛仙山何以存在佛教?据说在明代,“大葛仙殿”道士面对万众香客,唯恐人满为患、滋生事端,为维护庙安,便邀请佛教势力甚大的本县鹅湖山慈济禅寺僧人前来设立分院,共理庙会,于是就出现了“一山两教,道、释共处”这一中国宗教史上少见的事物。
虽然道、僧共理庙会,在此后历代的庙会期间还是纠纷不断,甚至发生流血事件。这主要是四周的土豪地霸和某些凶僧恶道垂涎于大殿的香烛和缘款收入,或巧取或豪夺以饱私囊,每因分赃不匀而互相残杀。正如清道光年间铅山知县吴林光在一首长诗中所针砭的那样:“富豪土恶争财东,白刃血溅山门红。杀人者死咸抵罪,无辜波及村为空”。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对寺观实施行政管理,刹住了因利益关系而发生的暴力争斗。1984年6月,“慈济寺”和“大葛仙殿”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寺观并批准正式对外开放。此后,县主管部门进一步对其加强了行政管理和政策导向,帮助制定了“统一管理,分教活动,各记收,合理使用”的有关原则,使之初步建立起正常的宗教秩序。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个别人的干扰,寺观又曾一度出现过混乱,特别是财务上的混乱局面,甚至发生过“神汉”、“巫婆”盘踞寺观,喧宾夺主的怪事。有鉴于此,在1987年开山门之前,经铅山县委、县政府决定,县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负责人率领一个工作组上山协助寺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整顿工作,初步扭转了混乱局面。以后,有关领导每年都上山几次,贯彻宗教政策,对僧、道和执事(工作人员)进行爱国爱教教育,巩固整顿成果。现在的寺观,在由僧、道人员负责的“寺观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和健全了强调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治安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其宗教秩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几年来,本着“以庙养庙”的精神,寺观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统筹安排,以缘款和香烛收入分步维修殿宇和扩建有关设施,使内观外貌不断得到改善。至1990年农历九月底,寺观共有常住道士6名、僧人4名,执事30余名,由僧义发和利诚顺分别主持佛、道两教教务。
葛仙山,它作为遨游天下宗教名山的葛玄的最终归宿,其自然景观也是独具特色的。在寺观外的山间,不仅危崖峥峥、古木森森、云海茫茫、清泉潺潺,尚有“仙人足”、“试剑石”、“息心岩”、“飞升台”、“仙井”、“龙舌池”、“上马石”、“下马石”等古迹10余处,其来由均与葛玄有关,且保存完好,值得观赏。如“仙井”,又名“七星井”,是细泉七眼,星星点点地聚于两尺之地,其泉相别致而泉质可人。传说它为葛玄当年日用,世人用之可涤濯凡尘,清心明目。由此可见,葛仙山既为善易信女烧香朝拜之所,又当是游人旅客寻幽揽胜之地。 (   俞惕生 )

责任编辑:单飞

相关文章